飛機在上空不斷往來,執(zhí)行著各種飛行任務(wù),有的空運,有的空投,有的在城市上空噴灑防疫消毒藥水,還有野外救護、專機視察等,與上空航線起落的飛機摻插在一起,給指揮工作帶來了從未經(jīng)歷過的難度,顯得格外緊張、忙碌。
李升堂在《唐山百年紀事》一書中寫道:
機場上馬達轟鳴,旋翼飛轉(zhuǎn),響徹云天??罩型▓龅娘w機如流星閃過;地面上起降的飛機似穿梭,空投的直升機七上八下。各種飛機交織在一起,迅速地移動、變換著位置,飛行狀態(tài)瞬息萬變,真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也十分壯觀。李升堂站在塔臺車上,頭頂烈日,手持話筒,兩眼不停地環(huán)視四周,指揮著進場、轉(zhuǎn)彎、下降高度、加入航線的各種飛機:
某某號可以滑入跑道起飛!
某某號可以下降高度600米,進入機場上空!
某某號不要轉(zhuǎn)彎,左下方有飛機。危險!
某某號“復(fù)飛”加油門,拉起來!
某某號直接落地!
李升堂心中還要計算不遠處飛機到達上空的時間;口中不停地回答空中、地面上飛行人員的請示、報告;隨時關(guān)注起飛、降落飛機上飛行人員的操作動作,防止出現(xiàn)偏差和危險動作。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來不得半點松懈。
最緊張的時候,一架從上海運送藥品的大型飛機A剛剛由北向南落地,開始脫離跑道,李升堂立即指揮跑道北頭裝滿傷員的大型飛機B向南起飛。飛機剛一離地,就立刻指揮一架小型飛機C從跑道中間進入跑道向北起飛,此刻一架中型飛機D正在四彎后向南下滑落地。為避免起飛的小型飛機C與中型飛機D相撞,李升堂一面指揮中型機D正常下降,以防止他看到跑道上有對頭起飛的飛機而主動“復(fù)飛”;一面指揮小型飛機C在離地轉(zhuǎn)入正常上升速度時帶一點左坡度,以避免相撞。這就好像“航展”中表演的特技飛行中雙機對飛一樣??罩袃杉茱w機就是擦肩而過,但有一定的間隔,看起來十分驚險……
雖然這樣指揮有風險,但是沒有辦法,實屬無奈之舉。因為,如果不把這架小飛機放出去,它必然堵住聯(lián)絡(luò)道,使其他的飛機滑不進跑道,無法起飛,而降落的空中飛機也滑不出跑道,而停留在跑道上面,后面的空中飛機見跑道上有停放的飛機,誰也不敢降落,那時候可就亂了套了。上空秩序一混亂,那就更麻煩了,弄不好真的會出事故。所以李升堂只好在有一定安全把握的基礎(chǔ)上,大膽實踐,出此下策,敢為人先。
這就要求飛行人員,不但要有高超的飛行駕駛技術(shù),還要有絕對服從塔臺指揮、心領(lǐng)神會地了解指揮員的意圖,還要保證飛行安全。李升堂感到當時空地互相默契配合是相當重要的。
一位老飛行團長下了飛機邊搖頭,邊豎起大拇指,肅然起敬地對李升堂說:“你們真了不起!我飛行這么多年,執(zhí)行過上百次飛行任務(w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天空中有那么多的飛機,你們忙而不亂,都能有秩序地指揮安全落地,真了不起!”
國家應(yīng)急廣播—應(yīng)急檔案,今天,為您繼續(xù)講述紀念唐山大地震出版的系列圖書,李升堂編著的空中生命線——唐山大地震空中救援親歷,第15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