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生命線15

2017-05-11 23:30-23:59 責編:曹夢雨

00:00 00:00

 

7月30日,國務院決定把唐山受傷的群眾向全國11個省、市轉(zhuǎn)運治療,各省接到任務聞風而動。機場上,外來的飛機比往日劇增。黎明,銀珠玉豆般的露珠還在草上閃動,全國各地來唐山接運傷員、運達救災物資的飛機就從四面八方趕來,云集在唐山機場上空。

機種也比以往增加了,由前幾天的七八種飛機,猛增至十幾種飛機。

飛機不同、性能各異,有大速度的,也有小速度的。小速度的飛機速度只有100多千米/時,而大速度的飛機速度有900多千米/時。速度不同的飛機,其航線飛行的高度就不一樣,所以進入機場上空的高度也不一樣。有300米、400來、600米、800米不等,航線起落的大小也不同,大飛機要轉(zhuǎn)大圈,小飛機要轉(zhuǎn)小圈,這給飛行指揮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再說飛機的下滑速度、下滑曲線都不一樣。

每批外來的飛機多少也不一樣。有單批單架來的,有雙機跟進來的,還有機群轉(zhuǎn)場10來架飛機一起飛來的。在事先沒有飛行預報的情況下,一股腦兒涌到機場上空,指揮上就更不好掌握了。有時幾架飛機同時下滑,所以有人稱:“唐山機場上的飛機用樓梯式的下滑方法落地。”

在這種高密度飛行的情況下,李升堂只好指揮空中飛機就近轉(zhuǎn)彎,以減少上空飛行的壓力。就是空中飛機距離起落航線上哪個轉(zhuǎn)彎近,就加入哪個轉(zhuǎn)彎。

不能插入航線轉(zhuǎn)彎的飛機,只好在上空等待,有的在機場外面的空域里盤旋。落地的飛機,應該在上空轉(zhuǎn)一圈,但為了減輕上空飛行壓力,避開沖突,有的就只好指揮直接落地了。

有一次,一架飛機在第四轉(zhuǎn)彎準備進場降落,當時飛行高度很高,如不及時落地,勢必影響后面的飛機著陸。所以李升堂當即指揮:直接落地。因為李升堂知道派來執(zhí)行救災任務的,都是各部隊最棒的飛行員來參戰(zhàn)。這就要求空中飛行員有高超的飛行技術(shù)和適應各機場的落地方法、靈活的正確的處置方法。

再看飛行員真不含糊,在很高的高度上,推機頭、一壓桿、蹬滿反舵,一個側(cè)滑就扎下來了,就好像沒有放起來的風箏扎下來一樣。然后在飛機下降到距地面一定高度上,再把飛機改平,再平穩(wěn)地落地,看了真使人感動,使你佩服,為人民空軍驕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