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悲情舟曲22

2018-12-10 23:30-23:59 責編:張澤昕

00:00 00:00

 

2010年8月9日上午8時許,一聲巨響,激起數(shù)十米高的浪花。瓦廠橋堰塞湖被炸開了一個深大約5米、寬2米多的泄洪口,洪水一瀉而出。完成“白龍江第一爆”的工兵團地爆連中士唐文軍說,他入伍10年來,承擔過近百次實爆任務,這一次是難度最大的。

其后,爆破小組先后在三眼峪、羅家峪溝口堰塞體用了近800公斤的炸藥,進行了36次爆破,成功率為100%。

南街和北街的淤泥足有2米多厚,有的地段甚至超過3米。兩條“生命線”關乎整個搶險救援的進程,道路不通,救援人員、車輛無法通行作業(yè),沿街的鋪面無法開業(yè)。清除南街、北街淤泥的重任,再次落到善打硬仗的工兵團。同時在搜救、爆破現(xiàn)場兩條戰(zhàn)線作業(yè)的工兵團,抽出部分骨干力量,承擔起打通南街、北街“生命線”的重任。

2010年8月15日,工兵團清淤小分隊按照“先易后難”的思路,動用大型機械,人工配合抬、挖,迅速展開作業(yè)。官兵們從早到晚,24小時輪流作業(yè),吃住在現(xiàn)場。位于南街春江廣場的青峰超市屬大型超市,被淤泥包圍得嚴嚴實實。工兵團先后派出7個連隊,用了300多個臉盆刨挖,從超市里清理淤泥和搶運完好商品?,F(xiàn)場指揮的胡正強,一腳踏空,整個身子從腰部陷入淤泥中,被一旁的戰(zhàn)士拉出來后,一身泥的胡正強繼續(xù)和戰(zhàn)士們一道搶進度。經(jīng)過將近30個小時的連續(xù)奮戰(zhàn),淤泥清理、清洗完畢,為超市的正常開業(yè)創(chuàng)造了基本的便利條件。2010年8月19日,經(jīng)過5天5夜的連續(xù)作業(yè),南街、北街道路打通,為恢復主城區(qū)交通秩序和加快搶險救援速度提供了保障。

自趕到舟曲救援,胡正強還率領工兵團參戰(zhàn)官兵,在三眼峪、羅家峪等地,清理出91具遇難群眾遺體。在瓦廠橋至三眼峪之間,拆除63座各式危房。

沙川壩受災群眾安置點建設,是工兵團啃的又一“硬骨頭”。開學在即,為讓臨時安置在舟曲一中、舟曲三中的受災群眾盡早搬遷,保障孩子們正常按時開學,過渡期安置點建設迫在眉睫。工兵團又緊急投入沙川壩安置點建設。8月20日,參戰(zhàn)官兵進入施工現(xiàn)場。面對這處地勢低洼、道路泥濘、土質松軟的空曠土地,工兵團先用大型推土機對地面進行規(guī)整,低洼處用碎石鋪墊,同時在搭建帳篷前設計好排水渠及其他地下管網(wǎng)。“建就要建出個好樣子,讓入住群眾滿意。”工兵團參謀長鄒俊良一邊指揮戰(zhàn)士用鐵锨修整水渠,一邊拿細繩線測量看直不直。

擔任現(xiàn)場指揮的胡正強說,為了搶時間,他們對參戰(zhàn)人員進行科學編組,班組之間搞勞動競賽,有些班組還成立了“黨員先鋒隊”,搭建的帳篷既保證了數(shù)量又保證了質量。

經(jīng)過各參戰(zhàn)部隊官兵和預備役民兵、當?shù)厝罕娺B續(xù)5晝夜的作業(yè),2010年8月24日晚帳篷搭建及部分輔助設施相繼完工。8月25日,沙川壩安置點立起了“沙川新區(qū)”的牌子。5天前還是一片空地的沙川壩,儼然已變成一處頗具人氣的新興小區(qū):1060頂藍色帳篷整齊排列;三縱一橫主干道筆直寬闊;廁所、洪道等配套設施完成在即,警務室、醫(yī)療點、郵政儲蓄點等貼上了新標識。200余名參建部隊官兵夾道歡迎第一批新“主人”入住。

從2010年8月26日開始,胡正強他們又負責醫(yī)院溝道路的打通工作,經(jīng)過3天緊張施工,這條連接西關至廣壩路的道路成功打通,大大緩解了縣城的交通壓力。緊接著,他們又承擔起廣壩路濱江商貿(mào)城、運輸公司段的清淤任務。這兩塊地方清淤難度非常大,主要是地下水不明水源,到處冒水,影響了清作業(yè)進度。為了用最短的時間把這里的淤泥清理干凈讓運輸公司盡快運轉讓濱江商貿(mào)城盡快恢復市場,官兵們爭分奪秒,埋頭苦干,至2010年9月3日,完成清淤面積達1.9萬平方米。

舟曲搶險救援現(xiàn)場聲名顯赫的胡正強,1971年7月1日出生,1991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來到舟曲搶險救援,每天只休息三四個鐘頭,瘦了6公斤。戰(zhàn)士眼中的胡團長善解人意,為人低調,不但細心而且很會關心人。在清淤現(xiàn)場,胡正強常給戰(zhàn)士們泡方便面。戰(zhàn)士楊勝保說,盡管很疲勞,有團長陪伴且照顧,很暖心。

“他可操心了,戰(zhàn)士們的吃飯、睡覺、洗澡,都要一一過問。”挖掘機操作手、四級軍士長李國才說,只要是有一定技能的爆破手、操作手、軍醫(yī)等,胡團長都能叫上名字。搶險救援過程中,有位記者連續(xù)6次預約采訪,他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辭。最后在上級領導的“配合”下,才不得不勉強與該記者見面。接受采訪時,胡正強說:“家長把孩子送到我這里,我就要負起家長的責任,讓他們身體健康,心理更健康。”胡正強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工作是戰(zhàn)士們干的,應多采訪報道他們。

胡正強和參與此次搶險救災的80余名“開山斧”工兵團官兵,在各個作業(yè)點上都出色地完成了前線聯(lián)合指揮部下達的任務。在該團臨時營地帳篷會議室,一面面錦旗掛滿了帳篷內(nèi)壁,有些是村民送的,有些是當?shù)貦C關單位、企業(yè)送的,還有些被掛到了各連隊。胡正強說,每一面錦旗后面都有一個故事,這些故事對部隊建設和參與此次任務的每一個官兵,都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蘭州軍區(qū)某集團軍副軍長曹益民說,“開山斧”工兵團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tǒng)、裝備較為齊全的國家級救災專業(yè)應急力量。近年來這支部隊曾參與了“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災,2008年和2009年兩次聯(lián)合國赴剛果(金)維和行動,北京奧運安保,玉樹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此次又在舟曲特大山共泥石流災害中,承擔了多項急難險重任務,表現(xiàn)出色,是一支戰(zhàn)斗力強的專業(yè)應急團隊。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第22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