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應急英雄榜——醫(yī)保專家許偉

2019-12-15 11:00-12:00 責編:曹夢雨

00:00 00:00

主持人:歡迎回來,這里是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進入今天的第一現(xiàn)場,很多人在用微信傳送圖片的時候為了讓對方看到更加清晰的圖片,一般會有意的點擊發(fā)送原圖,然而最近網絡上熱傳用微信傳輸照片原圖有可能會泄漏圖片拍攝位置等隱私信息,對此騰訊微信團隊稱,任何智能手機拍攝的照片都會含有exif參數(shù),那么這里面有關于數(shù)碼相機拍攝信息的內容,圖象處理軟件版本等信息,通過這些參數(shù)可以調用GPS數(shù)據(jù),在照片當中記錄下位置,時間等等這樣的敏感信息,那么用任何圖片傳輸工具來發(fā)送原圖的話,都會把這些附帶的信息一并發(fā)送,嚴格來說所謂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泄漏和微信無關,所以建議有需要的用戶可以關閉定位或者不發(fā)送原圖,那么發(fā)送原圖泄漏隱私真的和傳輸平臺無關嗎?傳輸平臺能否采用技術手段來剔除相關的隱私信息呢?我們來聽央廣記者的報道。

記者:近日有消息稱,微信發(fā)圖片時選擇發(fā)送原圖,可能會泄漏拍攝定位,江蘇海洋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副教授張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我們打開手機的GPS定位,拍照設置成保存地理位置,使用圖象傳輸工具發(fā)送原圖的時候,照片里儲存的一些信息都會和照片一起傳輸給對方。

每張照片在存儲的時候都會存儲一些可交換的文件圖象格式信息,這里邊就包含了拍攝的位置,拍攝的機型以及快門曝光的時間。

記者:此事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對此騰訊微信團隊在其官方微博上回應稱,任何智能手機拍攝的圖片都含有exif參數(shù),可以調用GPS數(shù)據(jù)在照片中記錄下位置,時間等信息,無論用微信、短信、郵件或者是其他傳輸工具發(fā)送原圖,都會將附帶信息一并發(fā)送,嚴格來說所謂的地理位置信息泄漏與微信無關,騰訊微信團隊稱用戶在朋友圈發(fā)送的圖片都是經過了系統(tǒng)的自動壓縮,不是原始圖片,已經不帶位置信息,微信方面提示,實在擔心的話可以避免發(fā)原圖或者是關閉定位,還有一招絕殺,就是P完圖再發(fā),對此有市民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表示,微信提供的這些解決方案雖然解決了隱私泄漏的麻煩,但也帶來了新的麻煩。

我覺得微信提出的這三種解決方案對我來說都不太方便吧,因為一方面的話我自己經常需要回頭去看一下那些照片是在哪拍的?所以關閉定位的話是不太現(xiàn)實的,另一方面的話,照片如果不傳原圖的話就會比較影響照片的質量,有很多看不太清楚。PS的話,我覺得是比較耽誤時間吧,而且應該也有很多人他們不太會用PS吧。

記者:那真的許多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嗎?記者聯(lián)系了江蘇海洋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副教授張勇,他告訴記者,現(xiàn)有的技術手段可以實現(xiàn)剔除相關信息后傳輸,他表示現(xiàn)在公眾對個人隱私安全都非常關注,鑒于此,圖象傳輸平臺應當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提供剔除隱私信息的圖片傳輸服務。

信息分享的平臺他們應該也會基于對于用戶隱私考慮,他們將來有可能會推出這樣的服務,比如擦除掉一些拍照時的位置或者是拍照時間,拍照的機型這些信息的擦除,也可能會提供一些非常方便的插件或者服務,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記者:張勇表示,傳輸過程中附帶位置時間等信息實際上有其現(xiàn)實作用,除了能夠使接收方最大化的接收完整信息外,還能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作用,應該辯證看待。

比如說孩子或者老人如果他拿的手機,你也可以把他的位置信息開起來,萬一出現(xiàn)意外的話,通過他發(fā)的照片那么你還可以通過照片也是一種定位方式,如果說從信息利用的角度來講是一個雙刃劍,就是說看你怎么去合理的利用這個信息?

記者:張勇提醒現(xiàn)階段還沒有能夠提供隱私剔除服務的圖象傳輸平臺,有需要的用戶應當采取措施保護自己的隱私不受侵犯。

如果你對自己的隱私特別在意你就要注意這方面的設置,把自己的隱私保護好最大限度,然后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如果不想透露自己的隱私信息最簡單就是我把手機的GPS信號關掉就行了,發(fā)出的時候如果不是十分信任的人可以不發(fā)原圖,但是有的時候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也需要發(fā)原圖,發(fā)原圖也沒問題,但是你要把位置信息關掉就行了。

主持人:所以提示大家在使用微信的時候如果說沒有特別的必要最好就不需要發(fā)送原圖了,而如果說想要發(fā)送原圖就要明白和承擔這其中可能泄漏的一些重要信息和數(shù)據(jù)。

主持人:好,以上就是今天修奇在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為大家預備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一個小時的陪伴,節(jié)目之外歡迎隨時關注國家應急廣播的微博、微信、客戶端,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