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最高法、北京高院等對“老賴”重拳出擊

2019-07-29 11:00-12:00 責編:郭彥偉

00:00 00:00

主持人:近年來在以水滴籌,輕松籌,愛心籌等等為代表的一批網(wǎng)絡眾籌平臺上求助人相關信息屢被質疑,那么除了像剛才這個案件就是孩子走了之后善款該如何用的問題之外,更讓人發(fā)指的是很多求助人的信息壓根就是虛構的,或者說真實度不足,那么這也成了網(wǎng)友質疑的一個焦點,此前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就曾經(jīng)約談過輕松籌,就其存在個人求助信息審核把關不嚴,對信息真實客觀和完整性甄別不夠等問題要求其地基整改,要做好信息審核和風險防范工作,那么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的興起,慈善募款和救助的形式可以說是更加多樣了,那么大家在獻愛心的渠道也變得更加方便,網(wǎng)絡募款平臺成為了很多人尋求救助的途徑,那也確實有不少人借此擺脫了或者是緩解了危急,但是作為第三方平臺來講,對目標籌款金額缺乏足夠的監(jiān)管,可以任由求助者任意調整數(shù)額,顯然是存在很大漏洞的,那么這種操作的存在會給愛心人士一種感覺,也就是求助者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可以說想籌多少說多少,而不是根據(jù)事實的需要帶擬定一個合適的籌款金額,或者說是籌款方式。

身處互聯(lián)時代,一城一地之勢可能也是全國之勢世界之勢,已經(jīng)開始實施的慈善組織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募款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guī)范,慈善組織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guī)范,為網(wǎng)絡募款定了規(guī)矩,但是面對著網(wǎng)絡募捐的風生水起,要實現(xiàn)真正的規(guī)范,讓捐贈者放心,尚需規(guī)矩發(fā)力,不讓網(wǎng)絡個人求助平臺游離于規(guī)范之外,應該通過平臺自律,行業(yè)組織管理,法律法規(guī)等不同層次的約束力來確認和完善平臺應當承擔的責任,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引導慈善組織專門從事大病救助活動,更大范圍滿足社會需求,為了善待每一元捐款,必須要善待每一個捐款人和受贈人,活動方更應該依法依規(guī)運作,對得起良心和法律。

其實任何一項募捐活動除了要有十足的創(chuàng)意之外,更需要真實信息的公開透明,才能贏得網(wǎng)友的信任,廣大慈善平臺慈善機構有必要從網(wǎng)絡募捐誠信危機當中吸取一些教訓,網(wǎng)絡募捐慈善捐贈要讓人高高興興的掏腰包之余,不會有愛心被欺騙的遺憾,不會對捐贈的款項去向持疑,雖然網(wǎng)絡求助是一種個人權力,但求助人應當誠信求助,捐助人則應當理智行善,其實網(wǎng)絡募捐要想以真心換愛心,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組織架構,責任約束和程序透明度,以最大的誠意來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這里是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有關籌款的規(guī)范以及相關的騙局等等這樣的話題今天我們先聊到這,在歌曲過后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一現(xiàn)場,來關注這樣一個人群,他們是高溫下的調車員,也被譽為行走在50度鐵軌上的火車穿針引線人,待會見。

第一現(xiàn)場

歡迎回來,這里依然是修奇陪伴各位的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您正在鎖定收聽的頻率是FM99.6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交通廣播,進入我們今天的第一現(xiàn)場,為了確保每一趟車順利安全開行,有這樣一群人需要24小時堅守在鐵路上,在超過50度的鐵軌上全副武裝的工作,他們就是為火車穿針引線的人,鐵路調車員,我們來聽安徽臺記者蔡薇,馬鞍山臺記者的報道。

記者:上午11點,記者來到安徽馬鞍山火車站的貨運工作區(qū),鋼軌,車體,石子散發(fā)出滾滾熱浪。伴隨著汽笛聲,火車頭從遠處緩緩駛來,調車長鄧俊下車后在兩輛車體之間熟練的完成掛車鉤,接風管等一系列動作,汗水早已把他的防護服染成了深藍色,調車長鄧俊。

現(xiàn)場估計能達到50度吧,因為跟鐵皮在一起,上車的話車皮都燙手的。

記者:為了工作時不會燙傷,除了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厚厚的手套和鞋也是他們夏季工作的標配,白天11個小時,晚上13個小時的連續(xù)作業(yè)對于在鐵軌上工作了20個年頭的鄧俊來說早已習以為常,鄧俊。

夏天在高溫環(huán)境下衣服濕了,然后被太陽也曬干了,的確很辛苦,但是既然選擇了這個崗位我們就要堅持到底,每個班大概拉掉三百多輛車吧,也是為了列車的暢通。

記者:記者在車廂尾部見到了制動員李飛,他依靠左臂掛在鐵梯上,猶如火車的眼睛認真觀察前方的信號機,李飛。

出去以后大概兩分鐘,就是這個天氣,就濕透了,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吧,稍微不注意影響列車開車時間,往重了說就影響自己生命安全嘛,畢竟掛在車上。

記者:調車作業(yè)是鐵路上的特殊公眾,調車員負責著對火車車廂重新分揀與編組連掛,通俗的說就是為火車穿針引線的人,在安徽馬鞍山火車站像鄧俊,李飛這樣的調車員共有38名,平均年齡在四五十歲左右,為了保障高溫期間的作業(yè)安全,站內準備了充足的防暑用品,并調整了工作時間。

小燕子,紫薇,下個月我們坐動車下江南。

動車失事后果很嚴重,我不敢坐。

別怕,我教你幾招,如果列車突然剎車,車廂猛烈晃動你就立即趴下保護好腦袋,就不會被行李架上掉下來的東西砸傷。

要是來不及趴下呢?

那就雙手交叉護住夠腦勺,把下巴緊貼胸前,用手肘頂著前方座椅的椅背,再不行我就使出輕功拉著你下車。

如果列車起火,火勢太大,咱們還得敲碎玻璃窗逃生。

聽說動車玻璃很結實,很難敲碎呢。

用安全錘啊。

找到上面畫有小紅點的窗戶玻璃,使勁敲那個紅點,砸碎玻璃趕緊下車,不過得離鐵軌遠一點,要不會觸電的。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您,動車失事要冷靜,迅速趴下護頭頸。

主持人:好了,以上就是今天修奇在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為大家預備的全部內容了,感謝各位一個小時的陪伴,也希望這些內容能夠真真切切的服務到您的生活中,明天上午的11點修奇依然在這為大家服務,請鎖定FM99.6中國交通廣播,節(jié)目之外也歡迎隨時關注國家應急廣播的微博,微信,客戶端,咱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