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21點44分,邢東礦調(diào)度指揮中心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如同閃電一樣打破了應急指揮部所有成員早已緊繃已久的神經(jīng),綜采區(qū)2126工作面機尾底板涌水,七十一號至八十一號支架被壓死。
險情就是命令。8月22日22:00,治水應急指揮部所有成員,調(diào)度、技術(shù)、機電、物資、安全和后勤六個保障小組組長,以及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商討應對之策。從接到匯報到召開會議僅二十分鐘,行動之快,好像早已知道2126工作面會有出水險情。原來,邢東礦自建礦之初,由于煤層埋藏深度較深,礦壓和防治水管理就一直作為礦井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邢東礦自8月7日以來,就發(fā)現(xiàn)了2126工作面附近的水文觀測孔水四孔水位開始緩慢下降,明顯異于其它水文觀測孔,邢東礦已經(jīng)召開兩次會議,研究分析了井下出水的可能性,并編制了《2126工作面水害應急預案》,成立了應急指揮部,組成了六個保障小組,明確了指揮部與各小組的責任,確定了撤人原則和避災路線等應對措施。
在了解2126工作面實際情況后,礦長吳紅林特別強調(diào),并確立了“不傷人、不淹面、快推快采”的搶險救援主體方針。邢東礦集中綜采區(qū)、掘進預備區(qū)和巷修二區(qū)三個單位在2126工作面臥底挖支架,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zhàn)役打響了。實際情況遠比預計的要困難。工作面壓力激增導致支架立柱窩壓穿,平衡千斤頂彎曲,供液系統(tǒng)癱瘓等困難。雖然集中了三支隊伍,但是臥底進度還是趕不上底鼓變形的速度,挖出的支架一動,不是拉桿壓壞,就是高壓管崩裂,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出現(xiàn)了其它麻煩。為此,邢東礦領(lǐng)導全部駐礦,生產(chǎn)口礦領(lǐng)導跟班,非生產(chǎn)口礦領(lǐng)導值班,各負其責。并安排生產(chǎn)、技術(shù)、安全人員跟班,統(tǒng)一管理、協(xié)調(diào)指揮、集中力量。廣大干部職工迎難而上,加班加點,心里較著勁,比速度、比工作量,問題不解決不下班,工作量沒有完成不升井,帶班礦領(lǐng)導班班下去一干就是十余個小時,全力以赴打好2126工作面治水攻堅戰(zhàn)。
8月25日夜班,就在初次來壓壓死支架即將拉出時,2126工作面機頭再次來壓,工作面一至五十架支架活柱劇烈下降,又有三十六架支架壓死,且工作面三十號支架架前新增出水點,出水量增大至70m³/h,這無疑給搶險工作雪上加霜,搶險工作又再次陷入僵局。但就是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礦長吳紅林在第一時間立即組織開拓區(qū)、掘進區(qū)又加入到搶險救援中,第二次來壓與第一次相比,壓力表現(xiàn)更為突出,原本3米多的工作面,來壓后降至最低點高度不足2.2米,采煤機組無法通過。地面如同濕地中的沼澤坑一樣,剛清完就被流水再次填平,行人都困難的工作面,搶險人員就這樣躬著身子一干就是一整班,站著清不及就蹲著兩人接力清,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廣大干部職工憑借著這股“愚公移山”的韌勁兒,硬是用鐵锨、鎬在每架被壓死支架下,挖出了一條深700毫米,長2.5米的移架空間。生產(chǎn)副礦長王臘旭一直盯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抽調(diào)多支精干隊伍,清淤、排水、臥底同步作業(yè),集中處理被壓死的支架,為早日出煤奠定基礎(chǔ)。正在跟班的副總工程師張杰與職工并肩作戰(zhàn),同上同下,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才升井。綜采區(qū)作為主力單位,面對工作面來壓頂板下沉嚴重,機組已經(jīng)無法正常通過的實際情況,夜班蘇輝班組主動請纓要求落點為下一班做好有利條件,等機組順利通過割完煤騰出臥底空間后,夜班班組才收工,此時的夜班在工作面整整奮戰(zhàn)了19個小時,此后每個班組在工作面搶險時間都在15個小時以上,搶險期間廣大職工在長時間的高溫潮濕環(huán)境中身上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濕疹,有的職工濕疹處皮膚都磨的紅腫露出了血印,但是沒有一個人在困難面前退縮。區(qū)長劉振書更是身先士卒,在工作面親自指揮作戰(zhàn),連盯2個原班,升井時已在井下奮戰(zhàn)了22個小時。在2126工作面恢復生產(chǎn)的過程中,沒有了領(lǐng)導與職工之分,有的只有職責與擔當。為了保證職工身體健康,邢東礦工會給職工購買了藥品,并請來醫(yī)生專門等在井口,為升井職工進行檢查。并組織工會人員深入井下現(xiàn)場為職工送去雞腿、蘋果等慰問品,極大的鼓舞了職工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