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7月28日至今,一年間,唐山地震紀念墻上補刻了610人,216個人名得到修改。而每個名字,都是一塊墓碑。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關(guān)注:唐山地震紀念墻上的新名字。
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3時42分53.11秒。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qū)一帶突然發(fā)生里氏7.8級強烈地震,23秒鐘后,唐山被夷成廢墟,682267間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間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4204個孩子成了孤兒。而災難之后,名字的統(tǒng)計和修改是一件一直持續(xù)至今的事情。公開資料顯示,在此之前,1992年、2008年、2010年分別有過較大規(guī)模的增補和勘誤。
“陳志盼寫錯了,改成陳志明,1956年生人,是唄?”服務窗口,幫忙查詢的工作人員問。“對。”62歲的高滿福挺高興,端著iPad遞給工作人員:“你看,1973年我倆在宏中照相館拍了最后一張照片,陳志明。”寸頭里鉆出白發(fā)的高滿福,指著照片里的一個初中生說。照片留白處寫著“一九七三年二月十八日和陳志明同學留念”。
“錯不了,他哥倆合起來是清明,一個叫陳志清,一個叫陳志明。紀念墻上兄弟倆的名字上面就是他父母,一家四口都砸死了。”說完,高滿福眼濕了,嘈雜的服務中心一陣沉默。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唐山大地震罹難者人數(shù)官方公布數(shù)字為242419人,現(xiàn)紀念墻登記數(shù)字為246465人,比官方數(shù)字多4046人。從2016年7月28日至今,一年間,地震紀念墻上補刻了610人,216個人名得到修改。在此之前,1992年、2008年、2010年分別有過較大規(guī)模的增補和勘誤。參與過2008年增補工作的王蕾,至今還是會夢見那1米多高的登記本、臉上來不及擦去的汗水和一個個名字。每個名字,都是一塊墓碑。
在紀念墻的最后一塊黑色花崗巖板上,廣西人熊春柏的名字位于左下角。2017年7月25日,31歲的曲陽雕刻師彭叢賓一筆一畫把他補刻了上去。每個字高4.5厘米,長5厘米,隸書鎦金,飽滿莊重。
相對于總長度500米的紀念墻,這個長約18cm的名字顯得平凡又渺小。距離紀念墻100米處的服務中心,保留著熊春柏的補刻材料。
“茲有我單位(原廣西河池地區(qū)水泥廠)供銷科長熊春柏同志于1976年7月因公出差到唐山采購水泥機械設(shè)備,7月28日因地震在唐山市遇難……遇難人員紀念墻刻錄名單中,我單位熊春柏同志名字遺漏。”
熊明安63歲了,生活富裕,唯獨“老父親熊春柏41年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成了他一塊心病。今年春節(jié),唐山人王振平到廣西南寧度假,認識了熊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