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123號航班空難事件發(fā)生于1985年8月12日,飛機在群馬縣御巢鷹山區(qū)附近的高天原山墜毀,520人遇難,但有4名女性奇跡生還。此次空難事件是世界上涉及到單一架次飛機的空難中,死傷最慘重的。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回顧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
在日本,若是提到“日航機墜落事故”或“日航巨無霸客機墜毀事故,通常就是指日本航空123號班機事故。JAL123是一班從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飛往大阪伊丹機場的日本航空班機因不當維修導致尾翼脫落而造成的空難。
1985年8月12日東京時間傍晚18時56分,搭載509名乘客及15名機組員的日航所屬波音747-100SR飛機在關東地區(qū)群馬縣多野郡上野村附近的高天原山山脊,距離東京約100公里處墜毀。在日本當地的搜救工作出現嚴重延誤的情況下,仍有4名女性在飛機失事17小時后奇跡般生還,包括一名未執(zhí)勤的空服員、一對母女以及一個12歲女孩,其余520人悉數遇難,包括名歌星坂本九,以及一名孕婦。由于失事的波音747-100SR客機是日本國內線專用的短程高承載型客機、又采取非常高比例的經濟艙座位配置,載客人數遠高于一般同級客機,使得本次空難成為世界上只牽涉到單一一架飛機的空難中,死傷最慘重的一宗。
這起空難也稱“大阪空難”。在日本也它被叫做“日航機墜落事故”或“日航巨無霸機墜落事故”。另外,由于當時日本的傳媒將實屬高天原山的空難發(fā)生地點當成御巢鷹山的一部份,因此直到現在也有很多日本人將空難稱為御巢鷹山空難,該地也被叫做御巢鷹之山脊。
事故中墜毀的客機是一架波音747-100SR,于1974年1月28日首飛,同年1974年2月19日交付給日本航空,使用四臺普惠JT9D-7AW引擎。事發(fā)前,該機機齡11年零7個月,飛行時間合計25,030小時,起降次數18,835,已經接近退休。涉事飛機為第一架也是2014年為止唯一一架因空難而注銷編號的日本航空運營的波音747-100SR飛機。
1978年6月2日,該機執(zhí)行從羽田飛往伊丹的JAL115航班,在大阪國際機場著陸時角度過大導致機體尾部觸地。而日航工程師對這起事故造成的壓力隔板毀壞的不當修理成了引發(fā)后來空難的主要原因.。
尾部觸地事故后的1985年2月,該機客艙后部的廁所門便發(fā)生28次故障。然而維修報告書中并沒有將廁所門的故障歸結為上次事故導致機體變形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