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生命線7

2017-05-03 23:30-23:59 責編:張澤昕

00:00 00:00

 

1976年5月上旬,1956年入伍、出生于湖南長沙的劉忽然時任空軍某團副政委。

這位39歲的青年軍官中等個頭,圓臉。那些日子里,他正帶著一個機務中隊、一個飛行訓練大隊,駐扎河北遵化縣的某機場搞飛訓。不久,獲悉唐山機場的跑道較寬,更適宜于夜間飛行訓練,便轉(zhuǎn)到了唐山機場。

于是,冥冥中注定要讓一個普通人與一樁驚天動地的事件栓在一起。

1976年7月27日深夜11時,這天晚上,劉忽然他們正在進行飛行訓練。按計劃原定擬飛行到晚上12時以后,因“露點”很重,跑道上能見度變差,晚上11時只得提前結(jié)束了訓練。

夜餐后,人困馬乏,官兵們都很快進入夢鄉(xiāng)。

28日凌晨3時42分,住在唐山北郊空六軍招待所的劉忽然在睡夢中被強烈的震動和搖晃驚醒,他的第一個感覺是發(fā)生了地震!斷電后的屋子里一片漆黑,他扶著墻,跌跌撞撞出得門來,叫醒住在隔壁的幾位干部。

劉忽然火速集合起部隊,調(diào)兵遣將準備去參加搶險救災。

凌晨5時,唐山地委和駐軍很快在斷壁殘垣間,短時間里組織起一個臨時抗震指揮部。劉忽然成為這個指揮部的成員。

指揮部考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向河北省委、中央報信求救。擬好的急電由于市內(nèi)電源全部被地震毀壞,不能發(fā)報。女報務員急得哭起來。

怎么辦?有的同志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空軍十六航校有兩架蘇制“里-2”型飛機在唐山搞訓練,可以讓其中一架飛機“搭橋”,一架飛機飛往天津附近的楊村機場,然后直接打電話報告空軍,河北省委和中央。

指揮部當即決定:劉忽然帶上參謀張憲仁、領航員及飛行員高永發(fā),承擔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劉忽然代表大家斬釘截鐵地表示決心:“請首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劉忽然向機艙奔去的時候,捏緊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