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地震應急避險常識

2016-07-29 11:00-12:00 責編:王麗陽

00:00 00:00

 

俢奇:剛才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我看到海貓老師一直在看我們直播間的中國地圖,其實在做地震災害報道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像印尼、像智利國家都是建立在地震帶上,或者是板塊交界處。所以他會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當時我們在提高唐山地震的時候也會有人用到一個詞,就是不設防,他說唐山是一個不設防的城市。當年受到我們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制約,可能也很難去幫大家規(guī)劃,就是在規(guī)劃的時候,可能想到的最先優(yōu)的原則是經(jīng)濟發(fā)展,而不是如何來躲避災害。那么現(xiàn)在的城市的規(guī)劃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應該做點功課,就是對于災害的一個提前的規(guī)制。

海貓老師:是的,其實說在作為災害的,你比方說建設在地震帶上的這些城市,其實它的這么多年,已經(jīng)形成了一些規(guī)模。但是可能不是說,哪個板塊規(guī)定的,哪個時間段要有地震。但是呢,我們國家的現(xiàn)在是應該是地震臺網(wǎng)已經(jīng)相當非常好,世界是頂尖的。就是說能夠查到各種各樣的變化狀況,所以說能夠已經(jīng)有很好的預防的機制了。那么也就是說,我們作為一個比方說,咱們談一談國家層面,其實我覺得國家層面對我們來講,還是有點高大上,我們談談自己,我們自己民間的力量,在這里邊能做點什么東西。實際上我覺得就是說,包括一些給政府提供一些有用的數(shù)據(jù)。你比方說我們經(jīng)常在每次地震災害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那種情況,就是政府大部分的力量,包括救援隊還有國家救援隊,還有一些部隊,都是在前方最關鍵的地方救援,那么我們可能你比方說次生災害,比方說堰塞湖這樣的情況,哪些山體可能在坍塌,有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我記得當初去玉樹以后,那個是雅安地震,雅安地震以后,我們基本上每個救援隊每天的尋山,大家覺得訊山干嗎?就是我們就看,這里有個裂縫,第二天量一下這個裂縫又大了將近20公分,第三天又增大了。所以說,這個就是說,因為地震以后,地質(zhì)結(jié)構(gòu)改造了,結(jié)構(gòu)以后變化了以后,可能它很多不穩(wěn)定的因素就有了。所以我覺得民間救援隊一定要是在有自己的一些事情要做,很多的時候,很多的新成立的救援隊,他會有一種習慣,就是說還是遵循以前的那種,你干什么我干什么,消防隊干什么我干什么。那要消防隊干嗎?對不對。所以我們大部分的還是應該走一些專業(yè)化的東西,你比方說地震救援破拆這方面的東西。你可能就是我們再專業(yè)化也沒有政府投入的大,力度要高。但是我們可能會在應急急救,這方面的東西可能做得要多一些。

俢奇:其實就是要抓準自己的定位,然后給其他的隊伍做一些怎么說呢?我們分工要明確一些,別人做的事情不去做重復的,無用的努力。那么別人忽略的細節(jié),我們?nèi)グ阉鼍龊?。其實在災害面前,每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都可能是大災大難的預兆,如果說這樣的一個跡象被發(fā)現(xiàn)的話,其實也非常重要的。

海貓老師:沒錯沒錯。

俢奇:另外就是,其實在城市當中,我們剛才說,像這個堰塞湖,或者山體垮塌,可能城市當中的朋友覺得離我非常遙遠。咱們說成是當中,在逛街的時候,你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廣場和公園的周邊,寫著這么幾個字,叫“應急避險場所”,其實我不太知道,這樣的場所,它到底是讓我們干什么的?;蛘哒f,在真正災害來的時候,我們能祈求它給我們帶來點什么。

海貓老師:好多的時候,大家講應急避險場所,大家可能都沒太注意。有的時候看到一個,哪兒呢?我都不知道哪個地方是,剛剛有牌子,他沒看見。實際上這些地方大部分就是說,給一些公園這樣的地方,就是說相當于沒有高樓,一個很大的公園,而且結(jié)構(gòu)比較穩(wěn)定,這樣的地方我們會提供給更多的人,然后做一些避難用。也就是說萬一遇到地震的話,房屋倒塌不會涉及到這一塊。這是最關鍵的,大家可能講的,想的一些老輩的事。我記得我年輕的時候,有一個口號叫“深挖洞廣集糧”,那個時候真的是避難場所都是防空洞。防止美帝國主義來轟炸那樣的,都是挖在洞里邊的。而且很結(jié)實的那種防空洞,防空洞里邊能夠裝很多人,里邊什么都有,吃的什么都有。但是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就是避難場所主要是應對地震這種災難。所以說,都是一些很空曠的地方,沒有高的建筑物,而且沒有河流,或其他的地方,這樣的位置上,然后坐在城市的銜接的部位。比方說復雜的居民區(qū)有一塊空地,就是把它設為避難場所。

俢奇:明白了,今天聽您這么一說,我才知道它真正發(fā)揮的作用是什么。所以今天我們也是從40年前一直談到2016談到了今天,我們關注到了中國地震應急的一個成長的過程,從無到有的過程。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國家層面對這件事情非常地重視,我們有技術(shù),有實力去做好這件事情。但是現(xiàn)在對于老百姓來說,如何讓大家積極地去掌握這樣的知識,如何在災害發(fā)生的時候,第一時間能有一個響應的機制,從而減少災害帶給大家的傷害和風險,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俢奇:好,北京時間來到11:57分,非常感謝海貓老師今天來作客我們節(jié)目,也感謝大家一個小時的陪伴。這里是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明天上午11:00,我們老時間,老地方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