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節(jié)煙花爆竹燃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2015-02-28 20:14 來源:環(huán)保部

 

  二是污染物濃度明顯降低。正月初一凌晨2時,161個城市的PM2.5、PM10、SO2和NO2平均濃度分別為183、255、65和27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降低41.3%、42.6%、27.8%和32.5%。沈陽市PM2.5小時濃度峰值最高,為896微克/立方米,明顯低于去年同期的小時最高峰值(桂林市,1836微克/立方米)。

  三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空氣污染程度明顯降低。長三角地區(qū)25個城市PM2.5平均小時峰值濃度為98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67.1%;凌晨2時與0時相比,區(qū)域PM2.5平均濃度上升25微克/立方米,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升幅(52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區(qū)9個城市PM2.5平均小時峰值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明顯降低。

  四是受煙花爆竹燃放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重影響,京津冀地區(qū)和北京市空氣質量差于去年同期。京津冀地區(qū)大部分城市的PM2.5濃度在正月初一凌晨2時出現(xiàn)峰值,京津冀地區(qū)13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278微克/立方米。凌晨2時與0時相比,區(qū)域PM2.5平均濃度上升156微克/立方米,高于2014年升幅(上升146微克/立方米)。北京市在初一凌晨1時出現(xiàn)PM2.5濃度峰值413微克/立方米,比除夕20時升高3.4倍,與去年同期相比升高19.0%。

  這位負責人強調,煙花爆竹燃放直接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特別是在不利氣象條件下,污染物積聚而難以及時擴散,明顯加劇空氣重污染。盡管北京市煙花爆竹燃放量與去年相比減少三分之一,但受煙花爆竹燃放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重影響,其PM2.5峰值濃度和平均濃度均高于去年。建議進一步加大煙花爆竹燃放對空氣質量影響的宣傳力度,倡導“綠色世界、你我共創(chuàng),清新氣息、大家共享”的氛圍,引導公眾轉變傳統(tǒng)觀念,不燃放或少燃放煙花爆竹,共同改善空氣質量。

責編:劉蓉
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