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不起的強對流!為何它們總出現(xiàn)在神秘的“局部”?

2020-05-25 15:23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網(wǎng)綜合

中國天氣網(wǎng)訊 深圳黑云壓城、閃電擊中廣州塔、雞蛋大小冰雹侵襲山東多地……最近,全國強對流天氣多發(fā),并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強對流天氣脾氣暴躁,且來去匆匆,“局部地區(qū)”前一分鐘還晴空高掛,下一分鐘天氣就立馬“翻臉”,烏云翻滾,白晝?nèi)缫?。那么,強對流天氣到底都是什么?為何總出現(xiàn)在“局部”?

5月強對流逐步進入高發(fā)期 “家族”成員都是“暴脾氣”

強對流天氣是指發(fā)生突然、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大的災害性天氣,其出現(xiàn)往往電閃雷鳴、風大雨急,驚心動魄。雷暴、颮線、冰雹、龍卷風、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是強對流“家族”主要成員。

所有的強對流天氣都離不開強烈的對流系統(tǒng)。例如,最典型的夏季午后強對流天氣,太陽炙烤大地,近地面大氣被加熱膨脹,形成上升的暖濕空氣流,當上升到一定高度時,由于氣溫下降,空氣中包含的水蒸氣就會凝結(jié)成水滴,水滴下降時,又被更強烈的上升氣流攜升,如此反復,小水點集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氣流無力支持其重量,最后形成了激烈的降雨。

我國幅員遼闊,全年12個月,一天24個小時,全國都可能出現(xiàn)強對流天氣,且每個季節(jié)、每個地方出現(xiàn)的強對流天氣種類也不一樣。

總的來說,3-4月華南強對流開始增多,之后隨著副熱帶高壓向北移動,再加上東北冷渦頻繁“登場”,5月全國強對流天氣逐步進入高發(fā)期。像是東北和華北地區(qū)6月平均雷暴日數(shù)很多地方超過8天,川西高原局部、云南南部和華南局部,一個月中有14天以上可以聽見雷聲滾滾。省會級城市中,最“招雷”的當屬海口,平均一年中有84.2天能聽到雷聲,也就是說大約每4天雷聲就會來??诖蚩ㄒ淮?。

冰雹是強對流天氣較為激烈的一種,5月開始“出沒”也愈加頻繁。從全國省會級城市平均情況來看,5-9月為我國主要的降雹時段,占比超過70%,尤以5-6月為高峰期,占比超過35%。

強對流屬中小尺度天氣系統(tǒng) 來去匆匆“神出鬼沒”

影響范圍小、生命史短,決定了強對流天氣常發(fā)生在“局地”。不像臺風、冷空氣這些天氣系統(tǒng)中的“大手筆”,影響范圍達到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影響時間持續(xù)多天。強對流天氣屬于中小尺度系統(tǒng),影響范圍大約只有幾十公里,甚至幾百米(比如龍卷風),生命史也短,持續(xù)時間多是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

除了尺度小,強對流天氣還來去匆匆,常“神出鬼沒”,蹤跡很難捉摸,且致災性強。其中龍卷風尤難捉摸,且孕育龍卷風的天氣條件常常與雷雨大風極為相似。比如2019年7月3日,遼寧開原龍卷風突然而至,造成多人傷亡,遼寧開原工業(yè)園幾成廢墟。

此外,代表性的強對流天氣還有颮線,颮線是是排列成線狀或帶狀的雷暴群,雷達圖上看,颮線為一條鮮艷的現(xiàn)狀或帶狀回波。前段時間演員金瀚在水面玩帆板時就遭遇颮線突襲,從他發(fā)布的視頻中能夠感受到現(xiàn)場風雨有多強,幸好他本人死里逃生。

颮線構(gòu)成復雜,像是冰雹、強降雨、閃電、龍卷風等在颮線中可能單獨出現(xiàn),也可能幾個相伴出現(xiàn)。

在強對流天氣“暴脾氣”的背后,有時還隱藏著美的一面,強對流突襲前后當?shù)乜赡苓€會伴隨出現(xiàn)震撼的天氣現(xiàn)象,比如乳狀云、幡狀云等,堪比科幻大片。

這就要說到強對流天氣幾乎都有的一個共同“始作俑者”——積雨云。積雨云厚且高,在大風推動和助力下,容易形成特殊的奇觀。像是最近全國多地現(xiàn)“白晝?nèi)缫?rdquo;現(xiàn)象,霎時間天色昏暗,主要就是由于對流云底的高度很低、云比較厚等因素,能見度迅速降低導致。

主汛期將至,強對流天氣逐漸頻繁,提醒各位小伙伴要提高防范意識,可以關(guān)注短時臨近天氣預報,看看未來1-6小時的天氣;也可以查詢雷達圖,當雷達圖上出現(xiàn)了紅色,甚至紫色的回波,并且向著自己的城市移動,那就要小心了。俗話說,惹不起,躲得起。對于強對流天氣,最好的防御就是躲避。(策劃/楊興 設(shè)計/羅嘉雪 審核/劉文靜 張慧 胡嘯 劉紅欣)

 

科普圖說:強對流家族的秘密

戳圖了解

戳圖了解

責編:郭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