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2

2019-12-19 23:30-23:59 責編:曹夢雨

00:00 00:00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回顧: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我是百寧。今天,我們就繼續(xù)關注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核電廠爆炸事故對切爾諾貝利居民造成的長期影響一直備受爭議,有超過300,000人脫離了災難的威脅,但仍然有數(shù)百萬人繼續(xù)居住在污染區(qū)內。然而,那些受到低劑量輻射所影響的人,幾乎沒有死亡率增加、癌癥或先天缺陷的癥狀。但是仍不能夠確定其原因與放射性污染的關聯(lián)。

1986年4月,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強制實行食物限制,特別是菌類和牛奶。在災難過后20年,主要限制制造、運輸、消費過程中來自切爾諾貝利放射性塵埃的的食物污染、尤其是對銫-137指標的控制,以防止它們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在瑞典和芬蘭的部分地區(qū),部分肉類產品受到監(jiān)控,包括在自然和接近自然環(huán)境下生活的羚羊等等。在德國,奧地利,意大利,瑞典,芬蘭,立陶宛和波蘭的某些地區(qū),野味,野生蘑菇,漿果以及從湖里打撈的食肉魚類的銫-137含量達到每千克幾千貝克。在德國一些野生蘑菇的銫-137含量甚至達到了40000貝克/千克。按照2006年的調查報告,這些地區(qū)的平均水平約為6800貝克/千克,是歐盟規(guī)定的600貝克/千克的10倍以上。由此歐盟委員會已經表示:“對于從這些成員國進口的某些食物的限制必須在未來維持多年”。

在英國,根據(jù)1985起實行的食物和環(huán)境保護條例,從1986年起限制了放射行指標超過1000貝克/千克的綿羊的遷移和銷售。這項安全措施是根據(jù)歐盟委員會專家組第31項報告的建議而作出的。但是從1986年以來,受限制區(qū)域已經減少了96%:從一開始限制區(qū)域幾乎包括了9000個農場和400萬頭綿羊,到2006年已經遞減到374個農場大約750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和約20萬頭綿羊。只有坎布里亞、北威爾士和蘇格蘭西南部的一些區(qū)域仍然受到限制。

在挪威,薩米人受到被污染的食物的影響,有些馴鹿因為吃了地衣而受到污染,因地衣在從空氣中獲取養(yǎng)分的過程中吸收了放射性微粒。

在事故后,隔離區(qū)內變成部份野生動物的天堂。雖然動物也飽受輻射之苦,但比起人類對它們的傷害是非常輕微的,所以對它們而言事故的發(fā)生反而是好事。在隔離區(qū)內的動物比如老鼠適應了輻射,它們和沒受輻射影響地區(qū)的老鼠壽命大約相同。

2005年九月份,聯(lián)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關于核事故的總體報告。報告指出事件死亡人數(shù)共達4000人,世界衛(wèi)生組織更包括了死于核輻射的47名救災人員,和九名死于甲狀腺癌癥的兒童。聯(lián)合國于2006年四月份公布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結果,也許有另外5000多名受害者死于輻射塵地區(qū)。所以,總數(shù)達約9000名受害者。

一位歐洲議會議員受聯(lián)合國的委托,于2006年撰寫一份關于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報告,報告名為TORCH。內容說明:“從輻射塵飄散的分布來看,白俄羅斯和奧地利是最受輻射塵污染的地區(qū)。其他國家,例如烏克蘭、芬蘭和瑞典皆受到高程度上的污染。更有80%的輻射塵飄至摩爾多瓦,和歐洲的土耳其、斯洛文尼亞、瑞士。另外,德國44%和英國34%境內地區(qū)均受輻射塵的污染。”

TORCH報告于2006年另外指出“預計將會有更多,因這次事故而導致出的放射性物質碘-131,這是一種增加引起甲狀腺癌的主要物質,它會散布至周圍各地。有機會患上甲狀腺癌的地區(qū),例如捷克和英國,他們均提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解決西歐方面的癌癥問題。”此次報告主要預計會額外有30,000至60,000人死于癌癥。此外,當局表示這些病癥當中,還會有很多潛在因素。因此,當局將無法于2006年初期準確地預計出正確的資料。不僅如此,當局更指出“大部份固體癌癥的潛伏期大約是在20至60年”。意外發(fā)生后的二十年,平均有約40%的癌癥個案于該地區(qū)上升,即當年最受輻射塵所污染的地區(qū)。”從2005年的討論會更顯示,有45歲以下女性患上乳癌的案亦有所上升。另外,TORCH報告也說明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與兩項非癌癥疾病有關,它們是白內障和心血管疾病。”按照剛才的報告,人類自然組織寫了一段文字,內容是:“眾所周知,輻射能夠更改變以及破壞人類的基因和染色體。”“基因變種以及未來疾病的演變和傷害是有關聯(lián)的,但結果則較難預測。

綠色和平組織烏克蘭衛(wèi)生局局長于2006年發(fā)現(xiàn),有約240萬的烏克蘭人,其中包括428,000名兒童受到這次事故的輻射塵,而導致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又指境內流徙人士亦受到同樣的問題。另一項研究指稱,瑞典的死亡率有提高的傾向,根據(jù)切爾諾貝利清理協(xié)會的報告指出,組織里大約有600,000名清理人,當中就有10%清理人犧牲,165000名殘廢。另外,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于2006年四月份報告,主題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釋放出的輻射塵,所導致在歐洲癌癥人士的資料統(tǒng)計”。但是,他們又稱癌癥人士的統(tǒng)計數(shù)目,較難做出一個較準確的統(tǒng)計表。當然,結果顯示出的是,現(xiàn)今歐洲癌癥人士并沒有任何上升的趨勢。另外,例如在污染地區(qū)患上甲狀腺癌癥的話,就一定是被事故里的輻射塵所感染。但其實最終的是,按照在癌癥方面上的研究,說出可能會在2065年之內,額外會有16,000多人死于癌癥。他們的預計方針,是根據(jù)95%信賴區(qū)間而定的。

事故發(fā)生之后,人們的健康問題主要被放射性物質“碘-131”所影響。有人擔心20年前的鍶-90和銫-137還會對土壤造成污染。而且,植物、昆蟲和蘑菇最表層的土壤會吸收銫-137。所以,有些科學家擔心核輻射會對當?shù)厝嗽斐蓭讉€世紀的影響。

科學家報告指出,切爾諾貝利4號機反應爐總共有180至190噸的二氧化鈾以及核反應產生的核廢料。他們也估計這些物質大約有5%-30%流到外面。但根據(jù)曾經到過石棺反應爐做后續(xù)處理的清理人說,反應爐內只剩大約5%-10%的物質。反應爐的照片里顯示了反應爐完全是空的。因為大火引發(fā)的高溫,讓許多輻射物質沖向大氣層高空,并向外四面八方擴散。

在災難中,有很多負責復原及整理的工作人員,我們將他們稱為“清理人”。清理人在清理的過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劑量的輻射。根據(jù)俄羅斯的估計,大約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災變后的兩年內,進入離反應爐30公里的范圍內清除輻射污染物。

在被輻射污染的地區(qū)里,有許多小孩的輻射劑量高達50戈雷。這是因為他們在喝牛奶的過程中吸收了當?shù)厣a而被輻射污染的牛奶,當?shù)嘏D淌潜坏?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為8天。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事故地附近一些小孩也被發(fā)現(xiàn)罹患甲狀腺癌比例快速增加。

美國2013年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當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對當?shù)氐臉淠驹斐闪顺掷m(xù)不利的影響。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等多家機構的聯(lián)合研究顯示,由于長期暴露在輻射中,切爾諾貝利地區(qū)許多樹木都出現(xiàn)了十分反常的形態(tài),這是因為樹木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而不斷增加的基因突變明顯影響了樹木的生長、繁殖和存活率等。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事故發(fā)生后幸存下來的樹木、尤其是相對年輕一點的樹木,越來越難以承受干旱等環(huán)境壓力。

事故發(fā)生后,切爾諾貝利電廠并沒有因為4號機組出問題而停止運作,只是封閉了電廠的4號機,并且用200米長的水泥與其他機組隔開,但由于缺乏能源,所以烏克蘭政府讓其他三個機組繼續(xù)運作。1991年在2號機組發(fā)生一場火災,烏克蘭政府當局隨后宣布2號機組無法修復,并須終止運作。1996年11月,在烏克蘭政府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協(xié)議下,1號機組停止運作。2000年11月烏克蘭政府在一個正式典禮上宣布關閉了3號機組的運作。至此,整個切爾諾貝利發(fā)電廠就停止發(fā)電,永遠不再運作。

損毀的4號機組現(xiàn)正使用石棺水泥圍墻保護著以阻止輻射擴散,但這并非是一個永遠安全的做法。原因是在于當時以工業(yè)遙控機器人搭建的石棺正在嚴重地變舊。如果石棺倒塌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機組釋放出有輻射性的塵埃。這些石棺脆弱程度連一陣小型的地震,或一陣強烈的大風,都也可能引至其屋頂?shù)顾?。因此,當局曾經研究出好幾種幫助圍墻的方案。

根據(jù)官方估計,發(fā)生事故后的反應爐內大約還有95%的燃料,大約180公噸。如今殘留在內的放射性物質已經硬化成陶瓷狀物質。它們主要在事故發(fā)生初期時,反應堆的核心碎片能在反應爐內四處流竄,并且和其他灰塵和熔巖狀的“燃料覆蓋物質”構成?,F(xiàn)在仍不能夠確定這些陶瓷狀物質何時會延緩釋放放射性物質。

據(jù)估計,在該核電廠里有至少有4公噸的放射性塵埃。不過,最新的估計已經調查了關于燃料的數(shù)量,并保持在反應堆中的份量。一些估計指出,安置在燃料反應堆內的總數(shù)量,大約只有原先燃料的70%。由于爆炸,國際原子能機構因此失去了那5%的燃料。而且,一些清算人估計原先的燃料10%,只裝在這個石棺里面。

至于其他方面,水繼續(xù)漏入反應爐。在整個反應堆大樓內,被淹沒的環(huán)境散播出放射性物質。而反應堆大樓的地下室,同時也緩慢地充滿被核燃料所污染的物質,并且釋放出有放射性的廢物水。雖然已經修補了在屋頂上形成的洞口,但是該洞口也只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繼續(xù)惡化。

對反應爐更進一步的威脅的是石棺位置本身就已經很不安全,因為瓦礫正在差不多垂直的位置中,才能夠支持它。如果石棺的倒塌,將會進一步加重核電廠的壓力,同時散播出放射性物質。

這個石棺除了覆蓋已破壞的反應堆,也包含在4號反應堆上的殘余放射性物質。當提出一個新的石棺設計時,只能預期最多只有100年的壽命。所以,永久的石棺建設將無疑對工程師來說,是一項具挑戰(zhàn)未來多代的工程。

據(jù)俄新社2012年12月4日報道,歐洲復興開發(fā)銀行為烏克蘭提供1.9億歐元額外資金,幫助烏克蘭完成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防護罩建造工作。建造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防護罩共需要資金7.4億歐元。2011年4月,在基輔舉行的國際捐贈大會上,40多個國家承諾提供5.5億歐元資金。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防護罩進一步減少輻射污染。烏克蘭介紹:“新防護罩建造完成后,一系列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有關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也將得到解決。”2.9萬噸重的新防護罩于2015年完工,高達100米的圍墻將切爾諾貝利4號核反應堆圍住,將其轉變成一個安全的環(huán)保系統(tǒng)。

堵住污染源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清除核輻射塵埃則是另一項艱巨的任務。一年之后,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難的核電站工作人員和消防員被轉移在莫斯科一處公墓內,安葬他們用的是特制的鉛棺材!因為他們的遺體成為了足以污染正常人的放射源。

核塵埃幾乎無孔不入。核放射對烏克蘭地區(qū)數(shù)萬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都造成了污染。

在經濟上,損失了約90億盧布:善后處理費用40多億盧布,農業(yè)和電力生產損失40多億盧布。專家估計,除核電站本身的損失外,僅清理一項就得花幾十億美元,如果全部加起來,可能達數(shù)百億美元。

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區(qū)將對游客開放,但前提條件是必須穿防護服。烏克蘭緊急情況部2010年12月12日宣布,從2011年起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地區(qū)將對普通游客開放,烏緊急情況部計劃組織前往該地區(qū)參觀的經常性、系統(tǒng)性旅游線路。

回顧那場讓人無法忘記的事故,事故親歷者、工程師尤里·科尼夫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天空色彩繽紛,非常明亮,有橘色、紅色、天空藍、鮮血般的紅色猶如彩虹非常美麗。

俄新社攝影記者伊戈科斯汀說:當我們靠近第四區(qū),并在上頭盤旋,我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我們飛到第四區(qū)上空時,我打開直升機窗戶,我當時并不知道犯下大錯。我只設法拍了12張照片,回到基輔后,我開始處理照片,我看到底片全都是黑的,沒什么色彩,我當時并不知道這些照片全都暴露在放射線中。

切爾諾貝利當?shù)鼐用裼壤騺啲旂骰貞浾f:我記得幼兒園的老師給我們吃碘片,然后父母親都前來接孩子,大家都跑來跑去,但是并不慌張,我們以為頂多離開3天而已,他們要我們上巴士,我清楚記得我得挑選要帶走的玩具,我有很多洋娃娃,我想全部帶走卻不行。我們甚至來不及帶保暖衣物。

那么,游客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參觀是否還有被輻射的危險?烏克蘭政府為什么開發(fā)這一旅游項目?記者專訪了國家核電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環(huán)保部核安全和環(huán)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郁祖盛。

郁祖盛認為,如果把這里作為核安全教育基地,在引導下進行參觀,還是安全的。

這個旅游的目的是要告訴人們核能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不能再出現(xiàn)核事故,實際上是一種安全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來講,它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不管怎么樣所有旅客的安全還是在這個國家的標準范圍之內,應該說沒有問題,因為事過多年了,真正的核心部位實際上是去不了的,只能到周圍看一看,看看當時的慘象,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都變成死城,茅草長的比房子還高,在保留安全情況下搞特定路線的參觀應該是可以的,至少不會出現(xiàn)什么大的安全問題。

郁祖盛說,因為放射性的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生態(tài)基本上都恢復了,不管動物也好植物也好還是很繁茂的,那么它整個的消除的核放射,核的后果消沒消除,這個估計可能不一樣。有人說放射性好比說在這個反應堆當中會產生一些二系元素,長周期的放射性元素,所有的放射性無害化主要唯一的一個途徑就是衰變,二級衰變周期非常長,雖然量很少,30公里范圍之內還沒有恢復人類居住,那么對周邊的影響和對30公里以外應該說到2030年以后沒什么影響了,這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國際衛(wèi)生組織發(fā)表過很多文章,比說對人類疾病,對于癌癥做過統(tǒng)計,究竟有多大影響,應該說對于當時切爾諾貝利周圍兒童的白血病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其他的癌癥并沒有做對照并沒有明顯的自增加,切爾諾貝利長期對人類和生物的后果應該說還沒法得出一個非常嚴謹?shù)募毞帧?/p>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