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法院發(fā)布典型案例 強化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意識

2019-03-26 11:00-12:00 責編:郭彥偉

00:00 00:00

記者:海淀法院庭長秦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

性侵案件在我們對于未成年是被害人的刑事案件,幾年的統(tǒng)計數據里面它現在高居榜首,就是因為這類案件比較不容易發(fā)現,作案手段很隱蔽,家長或者老師如果沒有及時發(fā)現孩子們身上這些受到的傷害,這種事情就很容易被淹沒下去,不容易發(fā)現這些犯罪行為,對于這些犯罪人來講就給了他們機會,他們會不停的用這種方式對孩子進行侵犯,所以我們說這類案件對于孩子來講是最黑暗的,也是我們認為最應該嚴厲打擊的行為。

記者:秦碩進一步分析。

保安,教師,甚至包括學生的家長這都是我們曾經有過的犯罪人,但是孩子們一直會認為他們是好人,他們是我們熟悉的人,但是熟人犯罪對于未成年人犯罪其實是非常高發(fā)的,再次強調的就是對于孩子的保護,首先是他的自身安全,其次才是他應該去實施其他樂于助人,幫助別人的這些品行教育。

記者:在幫助他人和自我保護中間如何選擇呢?小趙同學告訴記者他的收獲,穩(wěn)妥的辦法是幫助求助者向成年人求助。

在樂于助人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去保護自己。

記者:未審庭副庭長曹曉穎發(fā)布了她審理的17歲少年與人凌晨聚眾斗毆,雖然被打傷,但仍被判處拘役六個月的案例。

17歲是一個沖動的年齡,與別人發(fā)生矛盾的時候特別喜歡我拿拳頭來解決,但武力拳頭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嗎?完全不是,其實很多情況下退一步海闊天空。

記者:剛上初中的小韓同學表示,這句話時刻提示他和同學們如何控制情緒?

正好是青春期,情緒波動可能會比較大,尤其是同學之間可能都脾氣比較沖那種的,誰隨便說一句話可能把你惹急了,放學你可能叫著自己的同學去找他去了,這是已經在違法邊緣了,這次講座讓我最深刻的就是當你遇到矛盾的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

記者:法官孫新發(fā)布的案例中,12歲的小裴買名牌自行車舊車時,被試車12歲的小張將車騎走不見蹤影,至今沒有將車或者錢款追回,而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法官提示。

一些同學沉迷于網絡,喜歡給主播打賞,甚至打賞的金額非常多,十幾萬,二十幾萬也有,最后到法院打官司,要去撤回這個交易,盡量不要實施跟咱們年齡不太匹配的,交易比較大宗這樣的行為。

記者:小王同學告訴記者。

我也有過和同學交換,覺得可能在以后換的時候可能更警惕一點,通過微信甚至沒有見過面的那個人,不去跟他們進行一些交換或者買賣一些東西。

記者:法院還發(fā)布了幾起發(fā)生在校園內,培訓機構內的學生受傷案例,11歲的小學生違反學校規(guī)定,旋轉功夫扇擊中同學面部致同學門牙脫落,6歲男童在興趣班練習空翻時摔倒,左手骨折,5歲的婷婷去學畫畫,被其他家長關門夾傷了手指,15歲的中學生應老師要求翻窗開教室門,結果從近兩米高的窗戶上跌落地面跟骨骨折,秦碩分析。

對于這類校園侵權案件我們是覺得要找到學校的這些危險點在哪?不停告訴孩子們,盡量不要讓我去傷害別人,也不要讓別人來傷害我。

主持人:而除了這些刑事案件之外,孩子在校園生活當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也非常多,所以也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在生活當中一定要時時刻刻的提升孩子注意安全,另外就是一旦遭遇意外和突發(fā)事件的時候,孩子們如何科學有效的應對?而成年人的組織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短片一起來了解一下如果突然發(fā)生了地震,學校的老師應該如何疏散學生呢?

三班的同學到這邊來,集合一下,我們馬上就要進地震體驗館了。

快快,老師在那邊。

同學們,希望大家能把我們上課講過的逃生知識都用起來啊。

班長,那個口訣我記不清了,你再告訴我一下。

你怎么又忘了?小震不要慌,就近藏一藏,樓底往外跑,高樓躲桌旁。

好了,大家進去吧,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模擬地震馬上開始啦。

地震真的在晃,好刺激啊。

小明,不要到處亂跑,快蹲下,躲在桌子底下。

大家不要慌亂,都用手把腦袋護著。

班長,我頭暈想吐,我們快點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