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民兵樸實而又憨厚,他們說自己代表青川人民感恩祖國,回報社會,救援舟曲,受災的同胞個個是親人。
20多天的救援結束后,回到青川的董部長每每說到舟曲的救援情景,眼眶忍不住濕潤,他說:“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我們青川的民兵,沒有一個退卻和逃離陣地,尤其8月13日,青川也遭受暴雨襲擊,大家心急如焚,雖然心里十分想回家,但是誰都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因為,我們是回報地震中救援我們的每一個中國人的,懷著一顆感恩祖國、回報社會的心,我們去了災區(qū)……”
在青川營區(qū)的大川鎮(zhèn)駐地,不管天晴還是下雨,老莊村始終有8個小孩他們肩挑、手提、背簍為營區(qū)送干凈飲用水。這8個孩子中,最大的10歲,最小的才5歲。烈日炎炎,幼小瘦弱的她,小手居然能提若10斤重的水壺,在熱得發(fā)燙的公路上行走30多分鐘。
老莊本就是個缺水的地方,一個村子只有一個水池,每天村里都是早上7點供水,下午6點停水,村民自備水具按時接水。自從青川民兵駐扎該地后,水池就實行24小時全開通,每次村民們都是先把干凈飲用水送到營區(qū),然后才盛自家水。為保證勞累的官兵們每天能有水洗澡,村民就停止洗澡,改用毛巾擦身子,把水留給了救援民兵。
“第一天很多村民給我們送水,我們就給村民解釋,我們是來搶險救援的,是人民子弟兵,派有專門的戰(zhàn)士負責挑水。”青川縣人武部部長董漢培滿懷深情,他說,那8個小孩趁他們出勤時,還是悄悄地把水背來,倒在缸里,他們營區(qū)125個官兵每天的飲用水都是孩子們背運。
“第一天同志們給了孩子100元錢,年幼單純的她,興沖沖把錢收下,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到小荷包里,高高興興地拿回家,可不到一個小時,她的父母就帶著她和其他孩子一起,提著葡萄、蘋果等水果來到駐地,當面給戰(zhàn)士們道歉:“你們那么遠來支援舟曲,就很辛苦了,娃娃不懂事,收了你們的錢,這錢我們不能收!家里沒什么別的好東西,這些水果,你們解解渴吧。”
官兵們被孩子們和他們父母的真誠深深感動,第二天,董漢培就讓負責后勤的同志上街購買物資時,多買了些鉛筆、油筆、作業(yè)本、塑料封皮筆記本及兒童讀物,作為獎品發(fā)給了孩子們。拿著戰(zhàn)士們發(fā)給他們的獎勵品時,孩子們滿臉的歡喜,蹦蹦跳跳唱著歌離開了營區(qū)。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戰(zhàn)士們?yōu)樗麄兊母改父械津湴?,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參與救援的信心!
2010年8月8日,廣元新聞網(wǎng)第一時間派出攝影記者楊亦萱隨搶險救援隊伍前往災區(qū)一線采訪報道。在舟曲待了8天,楊亦萱在圓滿完成采訪任務的同時,災區(qū)的所見所聞無不使她刻骨銘心。
8月9日下午,廣元運送物資的車輛到達舟曲,屬最先運抵舟曲的跨省救災物資。
下午2時,楊亦萱所乘廣元運送救災物資的車輛到達兩河口,交警指著前面“此處交通管制”的牌子不讓進去,市民政局局長趙建平忽地跳下車,聲明他們拉的是救災物資,運送的是舟曲急需的帳篷,好話說了一大堆,交警終于答應放行。
車一啟動,大家松了口氣,可是沒走幾步,旁邊一位交警來攔車了,再三聲明上級有令任何車輛不得進入!救災管理處主任姚文章下車,跟交警大打感情牌,說:“我們從四川連夜趕過來,地震的時候我們迫切需要救災物資,全國人民幫助了我們,現(xiàn)在我們必須盡快地把這些物資送給災區(qū)群眾……”態(tài)度誠懇得讓人流淚,終于交警又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