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震中天使:汶川大地震醫(yī)療救援紀實11

2017-12-13 23:30-23:59 責編:母晨靜

00:00 00:00

 

“昨天衛(wèi)生部召開緊急會議,要成立醫(yī)療小分隊到北川一線執(zhí)行任務,我代表醫(yī)療隊去請纓了,堅決要求到一線去,但同時聽從指揮、服從命令。我已經向衛(wèi)生部領導和衛(wèi)生局領導表示,救援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千辛萬苦搶救出來的重傷員,我們一定保證手術患者零死亡,保證救出的每一條生命的生存質量!通過電話傳回北京的,是匯報,也是承諾。

對于每一名隊員來說,這份承諾都是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在我們所在的綿陽市中心醫(yī)院里,大廳的地上躺滿了傷員,廣場的帳篷里也都住滿了傷員。在我們負責的神經外科病房中,一共收了77名傷員,能住進病房,只說明了一點,傷情危重!

平時的病房哪里接待過這樣多的傷員,不但病房中,樓道里加滿了床,就連做完“腦室引流”這樣的大手術的傷員,也只能湊合著住在走廊的加床上,滿眼都是來來往往的人,手術后的感染問題成了懸在我們和傷員頭上的一把利劍。

昨天下午5點多,又一批重傷員被一輛輛救護車轉送進了醫(yī)院,我們馬上把病房中傷情相對輕些的傷員轉出,騰出床位,結果又新收了30名重傷員。

直到晚上10點半,大廳里的傷員才陸續(xù)被轉到各個病房和門口的帳篷里,而他們都是從條件比較差的醫(yī)院轉送過來,需要緊急救治的。

傷員的狀況太慘了,孩子撲在大人的懷里哭,看得人心里酸酸的,而醫(yī)院里的藥品、血漿、紗布、繃帶和醫(yī)療器械又都緊缺,救治其實相當困難。

從早上8點上手術,到晚上8點多下手術,我們一天做了4臺重癥腦外傷手術,有的傷員的頭顱上甚至有幾處傷,一個人就要做兩臺開顱手術。

“請領導放心,這里就是戰(zhàn)場,我們一定抓緊時機,餓了大家隨便吃一口,抽空就瞇一覺。”電話里,我對領導這樣匯報著。在當?shù)?,很多人都知道天壇醫(yī)院,當知道神經外科也趕到了災區(qū),就幾乎把我們當成了救星,大量涌來的傷員打了所有隊員一個措手不及。除了救治傷員,我們還承擔著穩(wěn)定當?shù)蒯t(yī)護人員情緒的任務,他們也同樣家在災區(qū),卻一直奮戰(zhàn)在第一線,同樣也要安慰與休息,我們一定會克服困難,把醫(yī)院和北京的深情厚意留在這里。

接著的講述人,是空軍總醫(yī)院醫(yī)療隊隊員,艾素——《風雨中,生死轉送在進行》

天災偏遭連夜雨,就在2008年5月20日的晚上,一場大雨使汶州縣錦篪鎮(zhèn)的受災群眾雪上加霜。夜里10點半,我們緊急組織起一批醫(yī)護人員,深入到臨時救護中心里查看傷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