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yīng)急廣播 > 應(yīng)急廣播

生命鑄成的歷史 非典親歷者的回憶20

2017-07-15 23:30-23:59 責編:張澤昕

00:00 00:00

 

我們留在醫(yī)院的人,還在按部就班地做著日常的醫(yī)療工作,門診不能停,還有很多病人來看病呢,只是門診大廳顯然沒有往日那么熱鬧;手術(shù)照樣做,只是病人沒有以往那么多了。每天早上7點45分,交班照常進行,重病人也沒見少,我們的麻醉工作依舊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們麻醉大夫經(jīng)常說的話是,手術(shù)大夫管你的病,麻醉大夫管你的命。因為責任重大,誰也不敢拿病人的生命開玩笑,上班時我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只要有手術(shù),我們就不能休息、不能松懈。好在只要病人安全出了手術(shù)室,我們就大功告成了,不像外科大夫下了班還要擔心許多事。其實這種工作倒是挺適合我的,要干就好好地干,要玩兒就痛快地玩兒,沒有那么多婆婆媽媽的事。

一天,我值班,一個發(fā)熱并有肺部癥狀的病人要做急診手術(shù),好像是腸梗阻之類的。因為有可能是SARS感染者,我們都很緊張。但是手術(shù)必須做,麻醉也非做不可。除了加強防護,我們也沒什么更好的辦法。一線是個進修醫(yī)生,那時大部分進修醫(yī)生都走了,只留下寥寥幾個人,我是二線,自然不能讓進修大夫冒這種風險。雖然行動上大義凜然,心里還是有些害怕的,但是害怕也得上,誰叫我是醫(yī)生呢。穿了2層防護衣,戴了2副手套,戴上N95口罩,再戴上防護鏡,我進行了插管全麻。說實在,這時的插管是一個非常非常危險的工作,我要打開病人的嘴,用喉鏡把病人的舌頭挪到一邊,挑起會厭,看到聲門,然后把插管插到病人的氣管中。這期間我必須接觸病人的口腔、口腔分泌物,眼睛離病人的嘴只有不到10厘米的距離,如果是飛沫傳染的疾病,這時就很容易被感染上。好在病人插管條件不錯,氣管插管順利到位。打好氣管插管的氣囊,我們暫時安全了。接著就是手術(shù),血液感染也是風險,好在沒有出現(xiàn)意外情況。手術(shù)后拔管也是一關(guān),同樣被我們處理得非常平順,沒有嗆咳等劇烈反應(yīng),也就是沒有弄得飛沫四濺。病人在手術(shù)間恢復(fù)清醒以后,被戴上口罩送往隔離病房。事后聽說,這個病人雖然是SARS檢驗陽性,但是癥狀并不太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隔離治療,康復(fù)出院了。我也在經(jīng)過2個星期的自我觀察后,沒有任何癥狀,才算把心放到了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