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扒出埋在廢墟下的人,在最初沒有吊車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解放軍們硬是用鐵錘砸,鐵锨鏟,用手扳。許多人指甲全部脫落,雙手血肉模糊。手破了,感染了,甚至有人獻出了生命。他們在太陽下,在大雨中,在惡臭中,爭分奪秒地揮臂苦干。唐山災民們由衷稱呼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最親最親的人”。
當時,據(jù)救災部隊現(xiàn)場統(tǒng)計,第一天扒出來的人,救活率為80%左右,第二天救活率減少到40%,再往后救活率就更低了。此時,扒出來的尸體越堆越高,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臭味,熏得人頭暈腦脹。
“只要有一分希望,就付出100%的努力救活每一個人!”這是當時部隊的命令。解放軍從唐山震后的廢墟中解救了1.6萬多人,為了救一個人,100多名戰(zhàn)士要徒手搶救10多個小時。
震后,每天上萬輛汽車滿載各種物資,包括飲水,源源不斷地從北京、天津、東北等地運往唐山。第一批5000名醫(yī)務人員日夜兼程,趕往災區(qū),以后又增加2萬多人,他們搶救了一二十萬重傷員,傷員的病歷只能寫在膠布上,纏在他們手臂上或縫在衣服上,然后迅速轉移到外地醫(yī)院。上千部大吊車從各地調(diào)進唐山,成為救災最有用的工具。
為了大批轉運重傷員,在遭到嚴重破壞的唐山機場,五六天的時間里,就空運出了1萬多名傷員??哲娭笐?zhàn)員用塔臺車指揮飛機雙向起飛,調(diào)度員用目測和經(jīng)驗,指揮飛機的安全起落,在最困難的時刻鋪平了救死扶傷的空中通道。
有幾個數(shù)字是史無前例的:一周內(nèi),解放軍救出1.64萬人,一周內(nèi),2萬醫(yī)務人員趕到災區(qū),28天內(nèi),轉移了10萬重傷員……
解放軍駐唐某師部直屬營連的2000多名指戰(zhàn)員,從爬出廢墟那一刻,能動的都動起來了,開始用雙手扒人。余震不斷,大雨綿延,空著肚子的廣大指戰(zhàn)員們就這樣從拂曉一直扒挖到深夜……
通訊營的樓房已經(jīng)塌了,沒法向上級匯報震情,也不清楚駐扎在灤縣等地的四個團的情況。怎么辦?
該師無線電連一個叫吳東亮的戰(zhàn)士脫險后,又兩次冒險進人坍塌的電報房,搬出了一臺備用的直流小型電臺。在沒有密碼電報稿和譯電員的情況下,震后20多分鐘,他就使用電臺勤務用語與上級機關取得聯(lián)系,第一個把地震的消息告訴了外界。
由于地震毀壞了橋梁,救災的兩個野戰(zhàn)軍分別被阻遏在薊運河和灤河邊上。十萬火急的當口,一支部隊利用機耕小道迂回,一支部隊從搖晃著的鐵路橋上強行驅(qū)車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