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組織指揮第一架飛機去北京報告災情開始,李升堂就離不開塔臺。震后的通訊中斷了,指揮上出現了很多新的情況,需要去處理,李升堂離不開。后來又見到滿地躺著呻吟的傷員,不忍離開。如果李升堂走了,丟下幾個年輕的調度員,沒有人組織他們去工作,那怎么行呢?再說有很多人找李升堂,李升堂怎么能離開現場?
人到了那時候,什么困難、風險、個人家庭,什么都不顧了,就全心地投人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去了。
當時,李升堂膽大包天地做了許許多多在平時看來不可能做也不敢做的違規(guī)的事,現在想想,還真有點后怕。李升堂是已經被公布離開原來工作崗位的人,上級又沒有交給他們去完成這項任務,要是出了事,領導會指責說:“誰叫你于的?你不知道私自派出飛機,擅自把外國人運出去,未經請示是違規(guī)的嗎?”下面的人也會推脫說:“李主任叫我們去這樣干的,主任就是這樣指揮的。”幸運的是沒有出事。但李升堂說,他不怕,為搶救人民群眾生命,怕就不干,干了就不怕,敢作敢當。
經過短暫的休息,李升堂又回到修建辦公室勞動去了。一天,李升堂在清點被倒塌房屋損壞的營具時,新來的領導人找李升堂談話,讓他繼續(xù)在部隊工作。李升堂想起參加勞動的愉悅,沒有壓力,是那么輕松,聯(lián)想那轉業(yè)時思想轉變的痛苦過程,李升堂想,你既然不用我了,我好馬不吃回頭草,當即向領導表示,現在抗震救災結束了,你們要話復前言,即地震前決定我轉業(yè)的事不能變。當時那位領導十分詫異,很不理解,認為李升堂很倔。李升堂想《三國》里關羽不愿在曹操手下干,曾“掛印封金”,我的工作業(yè)績擺在這兒,我也不要求你給我立功,辭職不干了總可以吧。李升堂急流勇退,又重新回到修建隊去繼續(xù)勞動了。
后來師黨委向中央軍委為李升堂等人請功,獲得批準,使這位新來的領導感到很尷尬,李升堂在修建隊勞動的事,也被師里發(fā)現,違規(guī)的事也就一俊遮百“丑”。師黨委認為場站新來的領導用人不當,安排不妥,經師黨委研究決定,把李升堂調到某飛行團任副參謀長職務。
歲不寒無以知松,事不難無以論英雄。一個無職無權己經離崗即將離隊的轉業(yè)干部,在大災而前,知難而進,所作所為沒有任何個人私欲。全部內涵都是為公,完全是以人民的利益為主,顧全大局的行為。
取得成績之后,李升堂沒有居功,無任何得到回報的奢望,甚至連應該得到的軍功都不要,卻心安理得地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投入到震后的部隊建設當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