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08:38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11月11日訊 據西班牙媒體11月8日報道,世界銀行日前發(fā)布警告稱全球溫室效應將對眾多產業(yè)造成影響,其中對農業(yè)的影響尤為嚴重。
為慶祝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在即,世界銀行日前發(fā)布了一則報告,報告稱如果人類不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應對氣候變化,那么在2030年到來之跡,世界上將有一億的貧困人口成為氣候災民。
該則報告名為《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對貧困人口帶來的影響》,發(fā)布在《Shock Waves》雜志上。報告中認為,貧困的人口更易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例如,降水量的缺少會導致糧食產量下降、極端天氣過后食品物價飛漲以及高溫 及洪水災害為某些疾病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這些都將對貧困人口造成最直接的影響。
世界銀行指出,這些不利因素有可能影響到經濟的增長,同時還會令非洲和亞州南部的眾多人口失去近幾十年來獲得的社會福利。
世界銀行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蔡金勇稱:“報告清晰地指出,我們必須采取強有力措施來減少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威脅,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否則貧窮永遠都 不會結束。”他還指出:“貧困的人口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人群,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就是保護他們,防止數千萬貧困人口因為氣候變化而陷入更貧困的境 地當中”。
報告稱,貧困人群與大多數人相比,更多地暴露在易受氣候影響的環(huán)境中,包括洪災、旱災、高溫災害等極端天氣,并且一旦遇到這些極端天氣,他們就 會損失很大一部分財產。有52個國家給出的數據顯示,國家中85%的窮人都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除此之外,在一些由于氣候變化糧食減產的國家中,窮人 大都集中在最炎熱、受災最嚴重的地區(qū)。
該報告發(fā)布時距離巴黎氣象大會召開還有三個星期,報告探討了如何有效的減少氣候災民以及如何著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該項工作總結道,農業(yè)是解決 一切貧困問題的重要推力。相關的建模研究也指出氣候變化將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作物減產,減產量將在2030年達到5%,到2080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 30%,隨之而來的還有對人體健康造成如發(fā)育遲緩、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不良影響。
氣候變化還將對食品價格造成沖擊,預計到2040年非洲食品的價格將平均增長12%,到2080年增長70%。這將對非洲很多國家造成沉重的打擊,將有很多的非洲家庭在食品上的開支達到總支出的60%。
除了強調氣候變化對農業(yè)、自然災害、人體健康的影響,報告還呼吁增強對貧困人口的關注,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其中包括完善社會保險機制、擴大醫(yī)療保險范圍等。除此之外,還應采取特定措施提高他們對環(huán)境變化的應對能力,如防洪建設、災難預警、研發(fā)抗氣候變化作物等。
同時,報告還認為,有必要采取強力手段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長遠地解決氣候變化對窮人帶來的威脅。具體采取怎樣的手段,要經過精心設計和仔細 研究,比如使用石油替代燃料節(jié)約下來的資金可用于投入到對貧困家庭的幫扶計劃中。絕不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卻增加了窮人的負擔。報告認為對于貧窮的國家來 說,非常需要國際社會的幫助來實現(xiàn)這些措施,尤其是在高消耗項目(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否則這些貧困的國家將走入高碳耗的歧途。
斯特凡·海耶特是世界銀行高級經濟顧問,同時也是該篇報告的主要作者。他說:“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現(xiàn)在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就有足夠的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