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17:04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經常刷微博的朋友,對陳士渠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身為公安部打拐辦主任,他的身影出現在近幾年防拐打拐的第一線,從人販子手中解救大量被拐賣兒童,讓許多破碎多年的家庭重新完整。
點擊進入下一頁
他的微博頭像是一張他懷抱被解救嬰兒的漫畫像,溫情柔軟,而對于網民在微博上提供的拐賣線索,他用“已督辦”來回復,堅定干練。中國之聲特別策劃《今天我值班》邀請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走進直播間,與大家分享打拐故事和兒童保護知識。
主持人:暑假已經過去一半,兒童的暑期一直是大家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兒童在假期缺乏看護的情況下,有可能發(fā)生比如觸電、溺水、拐賣等情況。當前,孩子們特別容易面臨的安全威脅都有哪些?
陳士渠:總體上來講,兒童安全的形勢是好的,但是也不可大意。比如溺水、觸電、走失、拐賣包括性侵這些情況都還存在。對于5歲以下的兒童來講,關鍵是要防拐和防走失。對于6-14的男孩來講,主要防止跟家里發(fā)生沖突,因為父母教育方式方法的問題,導致他離家出走。對于女孩來講,要注意防性侵。
主持人:溺水、走失、拐賣、性侵、觸電,這是5個元素,家長在暑期時,在身邊的環(huán)境中,怎么發(fā)現可能存在的這些危險?
陳士渠:如果這個孩子所在的村莊或他住的附近,如果有河流或者池塘,就要高度防止出現溺水的情況。因為很多孩子喜歡玩水,尤其是暑假的時候,夏天天很熱。2-14歲的時候都要注意防止溺水,因為很小的孩子,可能過去玩水,有可能失足掉到河里。大一些的孩子自己要去游泳,也容易出現意外,這個是高危的因素。
對于防拐賣來講,如果這個孩子所在的地方曾經發(fā)生過拐賣兒童案件,就要防止拐賣。另外,如果是流動兒童比較多的地方,或者留守兒童比較多的地方,可能父母看護力度不夠,也容易出現拐賣的問題。
另外,暑假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外出游玩,孩子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容易出現走失的情況,孩子一旦走丟,如果他比較小,說不清自己家是哪兒的,在很多情況下就容易被別人給帶走。帶走之后,在我們國家一些地方不孕不育的人比較多,她本來就想要一個孩子來養(yǎng),現在撿到一個孩子,有可能就把他帶回家去撫養(yǎng)或者送給親屬撫養(yǎng)。后果實際上跟拐賣的后果是一樣的,所以也要防止。觸電的問題,孩子單獨在家里容易出現觸電這些問題。目前電器保護裝置都比較好,這類事故相對來講比較少,但也要注意防范。
主持人:留守兒童、流動兒童比較多的地方容易發(fā)生拐賣案件,是不是某種程度上可能這個孩子沒人管,就更容易成為人販子的目標。
陳士渠:對,因為拐賣兒童的犯罪嫌疑人選擇的下手對象主要是無人看管的兒童。
主持人:哪些自救知識可以幫助孩子們避免被拐?如果已經發(fā)生被拐的情況,能夠逃出人販子的掌控的方法?
陳士渠:父母應該教育孩子要記住父母的名字、單位、家庭住址,記得遇到危險情況時要撥打110報警,只要記住這些信息,即使被拐,也容易和警方取得聯系,和家人取得聯系,很快能夠找到。第二,要教育孩子,如果單獨面對人販子,不要激怒人販子,避免受到傷害。有一個例子,有一個5歲的女孩曾經被一個人給帶走,嫌疑人把她帶到高速公路,帶走她的過程中,女孩雖然知道這個人她不認識,但是她也并沒有反抗。后來在高速公路碰上警察之后,孩子迅速向警察求救,說這個人我根本不認識,她非要帶我走,這樣警察迅速把她解救了。
主持人:學校和家長在兒童保護當中,應該起到哪些作用呢?
陳士渠:家長是兒童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孩子如果在學校,學校也要承擔監(jiān)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