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鳥巢一代”成田徑世錦賽最美名片

2015-08-24 18:07 來源:北京日報

    2015北京國際田聯(lián)世界田徑錦標賽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拉開序幕。當觀眾把目光聚焦于一個個明星運動員時,2760名年輕的“新鳥巢一代”志愿者正默默地為賽事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

  他們,是身在賽場卻看不到比賽的幕后英雄,是北京田徑世錦賽最美的名片。

 

  4分鐘準備好頒獎國旗


  自8月15日上崗以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四學生馬天元和她的同學天天“泡”在鳥巢國旗儲藏間。身為競賽部國旗管理組的志愿者,他們需要每天核對這里的214面國旗,頒獎時需要哪國國旗,他們要迅速準備好。

  國旗儲藏間位于鳥巢一個很不起眼兒的角落。大約一面墻高的架子上,整整齊齊碼放著一個個類似于羽毛球盒的圓筒,每個筒長38厘米。“里面裝的是各個國家的國旗,每筒里面大約裝有3至4面。”馬天元告訴記者,“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找到需要的國旗,我們按每個國家的首字母進行分類擺放。”

  每項比賽最終結(jié)果出來,國旗管理組的志愿者們先要確認冠軍、亞軍、季軍,然后兩人一組,找旗子、插入旗桿、簡單熨燙。這個過程大約需要4分鐘。

  根據(jù)賽程安排,頒獎時間間隔最短的只有一二十分鐘。為避免出現(xiàn)紕漏,志愿者們賽前已演練了上百遍,如今已非常熟練。即便如此,他們也絲毫不敢放松,稍有空閑,就拿出旗譜來認。“這么重要的賽事,絕對不允許有任何差錯。”馬天元說。

 

  追著運動員發(fā)通知書


  同在競賽部當志愿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三學生吳雯的工作是給獲獎運動員發(fā)通知書。由于運動員賽后要先去進行興奮劑檢測,怕找不到運動員,賽后,她經(jīng)常追著運動員跑,告訴他們什么時間、該在哪里領(lǐng)獎。如果是隔天頒獎,她還會千叮嚀萬囑咐運動員別記錯時間。

  吳雯提前私下里做了不少功課。她找來女子鉛球、男子10000米等項目獲獎呼聲較高的運動員的照片,挨個兒來認。“外國人長得太像了,記住他們的面孔和名字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好在小吳的記憶力不錯,沒幾天,她便能自如地“紙上談兵”了。

  每當把獲獎通知書發(fā)到運動員手中時,吳雯總會認真地檢查通知書上的姓名,并讓運動員簽字確認。據(jù)她解釋,每項比賽的獎牌只預備了三塊,“萬一名字寫錯,獎牌就不能用,浪費了多可惜!”

 

  制作證件實現(xiàn)“零誤差”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身在賽場卻看不到比賽”——用這句話來形容清華大學研二學生魏楨所在的志愿服務崗位,一點兒不為過。

  每天早上8時,魏楨都要準時趕到玲瓏塔東側(cè)安檢口的主制證中心,為運動員、安保人員、技術(shù)人員等辦理證件,直到當天22時才能“收攤兒”。相比之下,制證中心的志愿者上崗最早,結(jié)束最晚,從8月6日起,一直要堅持到賽事的最后一天——8月30日。

  審核身份、現(xiàn)場照相、打印、貼防偽標簽和芯片、塑封、激活芯片……制證流程看似簡單,可著實是個細致活兒,尤其是當數(shù)千張證件要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制成時,就特別需要志愿者擁有嚴謹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8月12日,眼看就要下班了,近5000張安保人員申請一下子堆到了魏楨他們眼前,要求“當日完成”。志愿者們創(chuàng)新方法,利用5位數(shù)證件編號進行檢索,以前兩位分類,后三位按照大小排序,3小時便完成了這個“急活兒”。

  截至昨天18時,僅主制證中心就已制作30120張證件,實現(xiàn)“零誤差”。

 

  最小志愿者年僅15歲


  “您好,請不要擁擠,注意安全。”這兩天,細心的觀眾會在鳥巢H1口發(fā)現(xiàn)一張?zhí)貏e年輕的面孔,他就是負責引導觀眾的志愿者張錦麟,今年只有15歲,是參與此次北京田徑世錦賽服務的年齡最小的志愿者。

  張錦麟來自山東威海蜊江中學。自小學六年級起,他每年暑假都會來北京參與各種實踐活動。聽說北京舉辦田徑世錦賽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愛打網(wǎng)球、熱衷騎行的他興奮地報了名,并幸運地通過審核,成為一名光榮的賽會志愿者。

  8月13日到京后,他一直住在望京親戚家里。為了更好地服務賽事,他提前上官網(wǎng)查看了賽程和相關(guān)要求,培訓之余,還認真了解到一些宗教習慣,學習了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方法,如心肺復蘇等。開賽以來,無論被安排在哪個時段服務,他都會提前兩小時到崗。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實戰(zhàn)演練。”張錦麟透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今后我打算到北京來上大學,2022年北京舉辦冬奧會時,我再去當志愿者。”

  來自團市委的統(tǒng)計顯示,參與北京田徑世錦賽的2760名賽會志愿者中,“90后”的比例超過94%,這些“鳥巢新一代”已成為大型賽事志愿服務的主體。

責編:劉蓉
轉(zhuǎn)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