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4 12:55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11月4日電 據(jù)路透社報道,聯(lián)合國當?shù)貢r間3日發(fā)布報告稱,在遏制氣候變化問題上,各國政府為了避免發(fā)生無法逆轉的情況,就必須在2100年前實現(xiàn)溫室氣體零排放。
報告稱,全球變暖導致更頻繁的極端高溫和暴雨,以及海洋酸化與海平面升高等問題。這份報告對800名科學家自2013年9月以來發(fā)布的累計5000頁的研究文獻進行了總結。
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哥本哈根呈交報告時說,“報告的結果是經(jīng)過科學證明的,傳遞出的信息非常明確。各國領導必須行動起來。”該報告將用以指導全球氣候政策制定。
潘基文稱,若各國迅速行動起來,就能夠以可控的成本遏制氣候變化。他指的是聯(lián)合國的目標,即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yè)時代前上升不超過2攝氏度。目前,平均溫度已上升了0.85攝氏度。
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此項研究獲得超過120個國家認可,將成為各國代表在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上談判的重要參考。
該報告顯示,要爭取平均溫度升幅不超過2攝氏度,至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必須較當前減少40%至70%,到2100年接近零或更低。
想要溫室氣體排放量低于零,就意味著需要從大氣中除去二氧化碳,例如植樹造林,或用掩埋法處理垃圾等。
關于如何減少排放,報告提到了一些方案,譬如提高能源效率,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fā)展核能,或熱電廠將排放的二氧化碳加以分離并掩埋在地下。
IPCC指出,如果不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21世紀末,氣候變暖將很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帶來嚴重的、廣泛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不可逆轉”的情況可能指的是格陵蘭冰原融化失控,從而導致沿海地區(qū)和城市被淹,還包括對農作物生長至關重要的季風被擾亂等現(xiàn)象。